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有关要求,推进“十四五”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今年宣传活动主题:“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杀伤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HIV病毒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腹水、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因此HIV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
1.经性传播: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进行静脉注射,在不规范的机构进行纹身、拔牙,共用剃刀等。
3.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3、如何检测艾滋病毒
感染了HIV病毒后并非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存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从HIV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抗体或核酸存在一段时间间隔。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1-4周,窗口期间检测出来阴性并不能排除HIV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抗体或核酸,但病毒已经在体内开始复制,同样具有传染性。
4、感染病毒后,马上就会发病吗?
感染HIV病毒后,会经历短至数月、长达数十年(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其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5、潜伏期的感染者需要接受治疗吗?
发现HIV感染后应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因为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持续不断地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损害,越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越早地保护自己的免疫功能,从而延长疾病的潜伏期,避免疾病很快进展到艾滋病期,也能避免或减少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
另外,抗病毒治疗以后,感染者体内的病毒会越来越少,传染性降低,对其家人和周围的朋友也有保护作用。
国家有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HIV感染者可在居住所在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免费的抗病毒治疗。
6、什么是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是HIV感染的最终阶段,病人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等),各种机会性感染(可累及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口腔、皮肤、淋巴结、眼部等全身各个脏器和系统)及恶性肿瘤等。
7、应该怎么预防呢
目前尚无有效的HIV疫苗可以预防HIV感染。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最重要方式。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主要有:
1.洁身自爱,避免高危性行为。
2.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具。
3.预防输血传播: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使用有正规来源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刮脸刀、牙刷等个人用品。
5.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阻断HIV的母婴传播途径:孕妇在产检中发现HIV感染,应配合医生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传播和安全助产,产后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