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也可称为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它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一般认为70℃热源持续接触皮肤1分钟后可致表皮全层损害,44℃热源持续接触6小时,可引起皮肤基底细胞不可逆损伤。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 ~51℃,皮肤损伤程度与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低温烫伤的特点
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
低温烫伤和高温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
损伤面积不大
面积往往也不大,表面看似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容易忽视其危害
如果低温烫伤后处理不当,可能会并发感染,加深创面,以及形成慢性溃疡。
低温烫伤发生原因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面上各种取暖设备层出不穷,质量良莠不齐,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使用取暖设备也越来越多,秋冬季低温烫伤也就不断增加,大致原因如下:
取暖不当
此类人多为居家老人及在校青年学生,由于条件有限或者生活习惯,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热敷贴等直接接触皮肤取暖,有的往往都用一整夜,一觉醒来,发现已经烫伤。
感知缺失病人护理不当
此类多为半身麻醉患者、部分肢体部位无知觉人员、糖尿病患者、截肢病人,为了缓解肢体末梢发凉,家属或陪护人员使用暖水袋、热水瓶等垫在肢体下,长时间接触造成烫伤。
电子产品引起
如:正在充电的充电宝、电池,长时间充电下通话的手机等,若长时间接触也会造成烫伤。
中医艾灸及物理治疗
此类低温烫伤的创面多位于穴位,大多是因为治疗安全距离及治疗时间没有把控好造成的,有的患者自己误操作造成,有的是技师技能培训不到位,操作不当造成的。
烫伤急救,牢记五字真诀!
烫伤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接触时的最高温度和接触时间!所以记住这两点:脱离热源,迅速降温。
然后,利用现场条件迅速开启“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
一冲:
当孩子发生烫伤事故时,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二脱:
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开,避免强撕。
三泡:
疼痛明显的,可持续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用于缓解疼痛。
四盖:
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如果没有纱布,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切记不要用有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五送:
赶紧送医院医治!再次强调:不要私自涂抹任何物品,交给医生!
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容易把皮肤冻伤,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什么老鼠油、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偏方,千万千万不要涂!!!)
天冷了,用取暖设备千万要记住要做好安全防护,并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一旦出现低温烫伤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争取早日康复。
愿大家都能正确取暖,安享温暖,远离寒冷,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