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护服下,我们看不清他的面容,记不住他的名字,不知道他是谁,但我们都知道他是为了谁......
左一为钱进医生 、右二为谢大昌医生
来自方舱医院的战“疫”日记
2月16日 星期日 晴
昨夜接到通知,今日早班,第一次正式进舱,心情是忐忑的。晚上定了4:10的闹钟,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早早的就睡了,一夜睡睡醒醒思绪万千。闹钟不响就已起床了,6:30左右到达方舱医院。然后按流程穿防护服,从里到外一共三层。真正穿上进入方舱后感觉闷的喘不过气。平常很轻松的一件事测量体温,在穿上防护服后变得很困难。行走也不便,说话必须得大声,要不然人家听不清楚。最大的问题在护目镜,带上看不清,走路、写字都困难,量完体温后看不清温度表上的刻度。随着时间越长,护目镜上水蒸汽越来越多,都成了“水洼”,战友笑称“你养小鱼了吗?”在一片矇胧的世界完成了本职工作。不过,还是有很值得欣慰开心的事,患者们的情绪都很稳定,也都很配合:“护士,你们是哪里来援助的?”“护士,你们讲话真温柔,等疫情过去了,我请你们在武汉好好玩一圈,太感谢你们了。”下班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脱防护服,出舱后才感受到浑身已经酸痛。回到宿舍进行消毒清理,泡了40多分钟的热水澡。此时嗓子已经干的发疼,喝了两大杯水,吃上了最可口的饭菜。躺到被窝的那一刻感觉无比幸福,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战友们加油!以后的每一次我们都要努力! — —徐鑫梅
这样一份至真至情的战“疫”日记,无论谁看到,都会泪眼婆娑。徐鑫梅是常州人,家中独女,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次出征,为了不让常州父母担心,没有告诉他们。婆婆看到日记,顿时潸然泪下,她说:“鑫梅从来没有说过她在武汉的辛苦,每次打电话来都说吃的好,工作不累,疫情已经比之前好多了,我不知道孩子是那么坚强,我为她感到骄傲!”
徐鑫梅的婆婆和“一对一”帮扶人员李美英同看日记
2月9日早上,我告别了父母,爸妈鼓励对我说“宝贝加油,早日回家”。来到护理部,见到自己的队友,感觉很亲切,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大家要一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武汉我们来了,接受几天的培训与考核,2月15日下舱,穿戴好防护服,感觉闷的喘不过气来,慢慢的防护镜上全是雾气,只能模模糊糊看到一点影子,但是看着很多虽然生病但依旧乐观的患者,便浑身充满了力量!大家一 起加油。 — —史湘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我觉得驰援武汉非常自豪!进舱的当天明显能感受患者太多焦虑、恐慌,甚至有些对我们排斥,因为有些患者年龄较小,沟通比较困难,通过聊天拉家常,慢慢消除焦虑,保持良好心态,才能战胜疾病。虽然忙碌一天感到腰酸背痛,但看到患者的满面笑容,我觉得挺高兴幸福。同时也感谢院领导对我们一线人员的关心和对家人的照顾。最后还是希望早日结束疫情,还武汉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 —钱 进
来到武汉一周了,江城的天气雨雪交加、异常湿冷,更加衬托出疫情的严重。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我能想象到1个月后武大樱花盛开的美景。但此刻我们无暇顾及,因为我们是带着嘱托、肩负使命而来。早晨6点钟,天刚蒙蒙亮,踏着春雪,我们乘班车前往方舱医院,到达目的地后,大家按部就班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防护服,戴护目镜,穿鞋套以及靴套,陆续进入舱内。与刚开始收病人时沉闷低落的氛围不同,目前舱内患者的情绪比较稳定,对病情恢复也充满信心,有的小姑娘还跟着手机音乐唱歌,所有一切都在积极向好发展。查房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患者对我们的依赖,虽然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与患者交流有些不便,但我们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鼓励。 忙碌的一天很快过去,回到住处,接到家人来电,县里和院领导多次前去慰问,让家人感到非常温暖,也让我们一线的同志增加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6人在前线工作上相互鼓励支持,大家拧成一股绳,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春天来了,天气放晴,路边小草开始泛绿。我们会继续前行,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虽然看不见他们的容颜,但从他们眼神中读懂了对生命的渴望,愿大家早日摘掉口罩,让每个人露出灿烂的笑容,早日还武汉人民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谢大昌
眼神去不到的前方,
是我们的牵挂,
指尖触不到的疆场,
有我们的温度。